回流焊溫度曲線測試操作指導
分類:
SMT技術文獻
2013/10/12 10:50
瀏覽量
1,設定溫度參數制程界限以及回流焊波峰焊爐溫設置:
1.1工程師根據錫膏型號、特殊元件規格、特殊測量位置、FPC制程以及客戶的要求制定一個合理的溫度曲線測試范圍,包括:升溫區、浸泡(保溫)區、回流區、冷卻區的具體參數及定義
1.2預熱區:通常是指由室溫升溫至150度左右的區域。在此溫區,升溫速率不宜過快,一般不超過3度/秒。以防止元器件應升溫過快而造成基板變形或元件微裂等現象。
1.3浸泡(保溫)區:通常是指由110度~190度左右的區域。在此溫區,助焊劑進一步揮發并幫助基板清楚氧化物,基板及元器件均達熱平衡,為高溫回流做準備。此區一般持續時間問60~120秒。
1.4回流區:通常是指超過217度以上溫度區域。在此溫區,焊膏很快熔化,迅速浸潤焊接面,并與基板PAD形成新的合金焊接層,達到元件與PAD之間的良好焊接。此區持續時間一般設定為:45~90秒。最高溫度一般不超過250度(除有特定要求外)。
1.5冷卻區:該區為焊點迅速降溫,將焊料凝固,使焊料晶格細化,提高焊接強度。本區降溫速率一般設置為-3~-1度/秒左右。
1.6設置回流焊波峰焊的溫區長度,溫區溫度,鏈速等
2,測溫板的制作
2.1采用與生產料號一致的樣品板作為測溫板,制作測溫板時,原則上應保留必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測溫元器件,以保證測試測量溫度與實際生產溫度保持一致。
2.2測溫板與生產料號在無法保持一致情況下,經工程師驗證認可,可使用與之同類型的測溫板進行測量。
2.3測溫點應該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區域及元件,比如最大及最小吸熱量的元件,零件選取優先級(如Socket->Motor->大型BGA ->小型BGA->QFP或SOP->標準Chip)除此之外,還應選擇介于兩者之間的一個測溫區。
2.4一般測溫點在每板上不得少于3個,有BGA或大型IC至少選取4個,基于特殊代表型元件為首選原則選取元件。
2.5位置分布:采用全板對角線型方式或4角1中心點方式,能涵蓋整塊板位置分布.
2.6測溫線應用耐高溫黃膠帶或紅膠固定在測溫板上。
3,測試爐溫曲線
3.1根據工程師制定的溫度制程界限,爐溫測試技術員基于不同的回流爐結構先行預設定各區爐溫,以達到溫度制程要求.
3.2將測溫板上的熱電偶依次插入測試儀的插孔內.戴上保護套,同時注意空氣線必須插入第一插孔內。
3.3 爐溫設定后,待回流爐綠燈正常亮起后,方可以用測溫板進行測試。
3.4將測溫板及測試儀小心的放入回流焊的傳送帶或鏈條上,并打開測試儀的電源及記錄數據開關,進板方式應與所生產的板子相同。
3.5測試完成后,在出板端取出測試儀。
3.6在電腦端讀出溫度曲線,檢查曲線是否在合理的制程范圍內,否則技術員需要繼續調試各區溫度,直到測量出符合制程界限的溫度曲線。
4,數據收集
1 如圖打開電腦KIC測溫程序。并檢查錫膏制程是否OK.
2 輸入相關信息包括爐溫、溫區、鏈速、測試通道等。
3根據提示連接測溫儀,開始讀取數據。
4根據溫度曲線要求分析數據,并將符合規定的溫度曲線打印出來,以便存檔.
5填寫《溫度曲線確認表》,并有ME、IPQC共同確認OK后張貼在回流爐上。
5,爐后檢查
檢查在此溫度設置下的基板過爐后焊接情況,根據此焊接良率來確認此設定范圍及爐溫參數設定的合理性。
6,測試頻率:可自動選擇0.05—30MIN
回流焊的溫度曲線由技術員每天測試一次,若換線應重新做,并將正確的溫度曲線圖打印,填寫相應的《溫度曲線確認表》。
7,注意事項:
7.1如客戶有要求需測量IC/QFP溫度時,要將熱電偶 線引接在IC的引腳上。
7.2如客戶有要求需測量BGA溫度時,需在測試板正面的BGA焊盤處位置上的鉆一個孔,直至反 面,把熱電偶線從測試板反面插入焊接到BGA的焊點上,同時將整個BGA焊接在測試板上。
7.3如需測量手焊元件溫度時,要將熱電偶線從正面穿過焊孔,伸出測試板的長度為1.5-2mm以便接觸到錫波。
7.4在測試的過程中注意安全,防止高溫燙傷。
7.5如有疑問請致電我司售后。
上一篇:
波峰焊溫度曲線圖及溫度控制標準介紹
SMT技術相關知識簡介
下一篇: